澎湖天后宮,全臺灣最古老的澎湖開臺天后宮,相傳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廟內雕梁畫棟,刻工精細,古香古色,美不勝收。每年農歷3月23日媽祖神誕日,澎湖天后宮都要舉辦大規模的媽祖海上繞境活動,借以祈求風調雨順,闔家平安。
位于澎湖馬公市區的天后宮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相傳遠在明朝萬歷年間興建,迄今超過400年歷史,尤其清康熙年間施瑯上奏加封媽祖為天后。全臺灣約有媽祖廟超過500座,臺南縣最多64座,由于供奉來自大陸湄州、泉州各地不同分靈,塑像面容著色有紅面、烏面媽祖之別,惟獨澎湖天后宮是欽封“天上圣母”,所以是的金面媽祖。
澎湖天后宮后殿藏有臺灣最早的一塊碑刻,上刻“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幾個大字。據說十七世紀初葉,荷蘭人利用其經濟軍事實力,占爪哇,設東印度公司,企圖與我國貿易。但當時明朝實行海禁,非朝貢國不得通商。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荷蘭提督韋麻郎用大泥(今泰國境內)華僑潘秀之策,致書明朝疆吏,望允荷通商,因無回音,旋率艦于7月12日登陸澎湖,以便打探。閩中大吏聞此情,急派都司沈有容往見韋麻郎于媽祖宮(即天后宮),鏗鏘陳辭,曉以利害。韋麻郎知通商無望,求戰亦無勝算,乃于10月25日灰溜溜離澎而去,書寫了中國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光輝一頁。
蘇ICP備15019575號-2
Copyright © 2006-至今 媽祖娘娘Mz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service@mz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