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天后宮(國家級文保)創建于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是全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宮殿式原構媽祖行宮,是世界第一座媽祖分靈廟。
平海天后宮用108根大杉木柱、支、頂、承、拉、純土木結構的古建筑,俗稱“百柱宮”。“工字型”布局,“霸王拳”構造,更體現出她的獨特和原構造型,經中國高級古建專家鑒定,為國家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宮內完整地保留著宋、元、明、清時期的相關材料。清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水師提督、總督姚啟圣率三萬水師、223只戰船、集結平海衛、平海澳訓師待機進剿臺灣。因干旱缺水,水師將士士氣低落,軍心不振。之后,施瑯將軍誠心祈求媽祖顯靈庇佑,掘枯井“涌泉濟師”。“澎湖之戰”,媽祖顯靈調遣“千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率天兵天將參戰。危難時,媽祖顯靈,“漲水助戰”化驗為夷,旗開得勝,留下美麗動人的故事。
收復臺灣前,施瑯將軍把平海天后宮媽祖神像恭請在旗艦上,庇佑護航。登島后把媽祖神像供奉在臺南大天后宮,成為開臺的首尊媽祖金身。
康熙二十二年,施瑯回朝奏請清政府,重修平海天后宮,重塑媽祖金身,撰寫傳頌媽祖顯靈賜水的《師泉井記》(石碑保存完好),并親筆寫下大楷書“師泉”石碑立于井邊(保存完好),這一古老石刻,是清政府收復臺灣,統一祖國的歷史見證。
蘇ICP備15019575號-2
Copyright © 2006-至今 媽祖娘娘Mz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service@mz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