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媽祖的“粉絲”:媽祖的誕生地究竟在哪里?媽祖誕生地,真正在賢良港。五色土是多種不同物質的共生物,歷來被視為珍稀。
大凡有華人聚集的地方,都不乏媽祖的“粉絲”。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五大洲敬奉媽祖的華人逾兩億。每次媽祖金身越過海峽出巡祖國首號寶島,都會出現臺胞爭相一睹風采的壯觀情景。何以如癡如醉,因為媽祖精神中的“大善、大愛、包容”深得人心,因為這個由真人寫就的傳奇,已然成為人們望鄉的具象標識。這無疑是一種高山大海隔不斷的向心力! 然而,媽祖的誕生地究竟在哪里?好多“粉絲”卻往往齒凝舌重說不上。五色土的故事和鑿鑿史料可以排解這個難題。
景行行止,盛世尊賢。現代人也想做些對“天后”媽祖表達敬仰的實事,于是群策群力,共襄義舉。2012年6月19日,規劃中的“天后圣殿”在莆田市山亭鎮賢良港動工開挖地基。一千平方米范圍的基坑,竟然是色彩斑斕的五色土!其顏色分別為磚紅、鵝黃、玉白、虹紫、栗褐,尤以紫色與紅色居多,在場之人無不眥目驚詫。五色土是多種不同物質的共生物,歷來被視為珍稀。《漢書 禹貢》記載,“徐州厥貢惟五色土”,系九州貢品中特有,專奉朝廷之用。2007年1月,徐州西郊楚王山千佛洞發現五色土,佐證了史乘所記。
有關媽祖誕降的傳說記載甚多。宋代莆田人李丑父的《靈惠妃廟記》,明確指出媽祖誕生在莆田賢良港,其地有顯著地貌特征——土壤呈紫色。明初翰林學士張翥奉旨南下福建代祀媽祖,他在《天妃廟序》中也有類似記述。春秋輪回,穿越千年,今日大片五色土再現“天后祖祠”(建于宋代)西邊的“天后圣殿”基坑,不僅清鑒了前人所言,更增添了媽祖故里的神奇色彩。
就土壤學知識而言,五色土出在濕潤的熱帶與亞熱帶,由紫色砂巖經過上萬年風化發育形成,含有云母類、高錳、高鐵、鋁等礦物質。作為廣袤陸地的一部分,“祖祠”所在地賢良港正橫亙于上述地域,蘊藏五色土乃順理成章之事。當媽祖被神化,傳說在海中島嶼湄洲“升天”之后,湄洲便成為供奉媽祖的圣地,久而久之就有后人視湄洲為媽祖誕生地,而真正的誕生地賢良港則被淡漠了。如果不計誕生地的具體位置,只說大概念,賢良港與湄洲同在莆田界內,莆田就是媽祖的故鄉。至此,“粉絲”們該知根明細了。
媽祖確有其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名林默,小名默娘。林默幼年便顯示出過人的聰明穎悟,8歲誦經禮佛,后得高人傳授“玄微秘法”,精研醫理,識天文知水性,治病救人,拯救漁舟商船于駭浪。她短暫的28歲生命,完全投入到為他人服務,連自己的婚嫁都沒顧上。老百姓感恩她,將她奉為神明,其實是對善良和美好的向往。
林默身后被尊稱為媽祖,歷代敕封36次,封號從“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人們對媽祖的愛戴、敬奉,反映的是一種民間信仰。如今,在前來媽祖故里賢良港觀光的嘉賓中,有人因獲贈一尊封存著少量五色土的透明寶鼎而欣喜萬分。從他們的神情馳思之,只有根植于廣大民眾中的信仰,才會有如此強盛的生命力,同壽天地,齊光日月。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