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日,霞浦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鄭壽本受李上庚會長之托率二十五位媽祖信眾會香參訪團赴龍巖市長汀縣汀州天后宮開展會香活動。
汀州天后宮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長汀縣城關東大街,始建于南宋嘉熙年間,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閩西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天后宮,而且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媽祖宮宇,該宮占地面積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達8000多平方米,結構由三門、宮苑、宮門、戲臺、鐘鼓樓、兩廊、前殿、中殿、后殿、圣母間、東西水閣樓等組成。
周圍所轄范圍約三萬平方米,包括荷花池、汀江碼頭,宮宇左、右,后方三面環水,有“水上神龜”風水寶地之譽,意在庇佑萬民吉祥如意,財丁興旺。其整體建筑布局井然有序,風格獨特,石雕龍柱與殿宇相映輝,雕塑、繪畫風格相統一,給人美輪美奐的藝術享受,不愧是汀江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顆璀璨明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臺灣臺中龍天宮的祖廟,經常開展對臺媽祖文化交流,為兩岸媽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當日上午汀州天后宮理事們冒著酷暑,組織了大鼓隊、寶傘隊列隊在太平橋等候迎接。會香后召開了交流座談會,會上汀州天后宮蘭寶珠會長向客人簡要地介紹了七個方面內容:汀州天后宮的發展歷程、長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媽祖神像在文革期間保護情況、客家的首府紅軍的老鄉、松毛嶺阻擊戰情況、瞿秋白犧牲情況以及汀州天后宮在二戰期間曾是紅軍的駐地,同時也是北上抗日新四軍二支隊的接待站,曾是南昌空軍十二總站遷駐長汀時,先頭部隊的暫駐地,以及美國“飛虎隊”駐防長汀時的機場油庫,為蘇區革命和抗日戰爭作出特殊的貢獻。
蘭寶珠會長還重點介紹了汀州民眾在文革期間如何保護媽祖神像等歷史文物,她介紹說,1950年后,由于汀州天后宮暫給長汀火力發電廠使用,于是,媽祖又移至東關行宮。汀州天后宮周圍被改建為民居、辦公樓等。“文化大革命”期間,由于電廠干部、職工熱心保護,宮內龍柱等建筑免遭破壞,媽祖圣像也被群眾秘密保存。同時還介紹了海的保護神媽祖為何會在位于閩、粵、贛三省交界的內陸地區的汀州也建宮奉祀的緣由。
相傳在宋理宗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汀州知州李華、長汀縣令宋慈,為“更運潮鹽“才開辟了汀江航運,使本地盛產的土紙、藥材、木材和農副土特產品得以對外交流。但是,這條汀江卻是河道狹窄迂回曲折,灘多水急船運帶來不便。一艘艘載滿木材、大米、土紙等貨物的往來船只,從汀州往返于廣東等地。為了航運安全百姓對著汀州天后宮內的媽祖圣像頂禮膜拜,祈求汀江風平浪靜,祈求船運和親人平安……隨著時間的推移,媽祖信仰在汀州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會上霞浦媽祖文化交流協會黃亦釗副會長也向主人匯報了霞浦媽祖信俗非遺開展情況,以及本次參訪會香活動的目的:一是媽祖會香進行宮際交流學習,二是緬懷革命先烈。鄭壽本副會長對這次會香活動作了總結發言,感謝汀州天后宮給我提供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和盛情款待,通過這次的交流學習,讓我們學到許多傳承與弘揚媽祖文化的寶貴經驗,為今后更進一步弘揚媽祖文化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蘇ICP備15019575號-2
Copyright © 2006-至今 媽祖娘娘Mz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service@mz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