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動態

      全球化背景下推進媽祖文化傳播

      來源:網絡收集    編輯發布:媽祖弟子

      媽祖信仰發端于北宋時期的福建湄洲。民間女子林默時常幫助遇難船民,在逝世之后受到廣泛稱頌,稱為媽祖。民間的信仰廣泛傳播引起朝廷的重視。宋朝對媽祖先后進行了多次的褒獎和冊封,媽祖信仰和崇拜因為獲得官方正式承認而有了政治上的話語權。第一座媽祖廟即湄洲祖廟,是莆田百姓在媽祖生前經常為漁民提燈引航的地方建立的。此后,經歷元、明、清三代的推崇,媽祖成為世界華人的海上女神。媽祖文化是在對媽祖的崇拜和信仰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民俗文化。這種縱向的發展同時伴隨著橫向傳播的支撐,構成縱橫交錯的空間文化景觀。

      媽祖文化的橫向傳播與中國古代港口的開設和海外貿易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中國古代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天津、上海、杭州、泉州和廣州,都興建媽祖廟。鄭和七下西洋,共訪問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供奉媽祖神像,修繕、興建沿途港口的媽祖廟,尋求朝廷的支持和冊封,對于媽祖信仰在民間的主流信仰地位的確立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媽祖文化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和歐美地區,出現了 “有海水處就有華人,有華人處就有媽祖”的文化景觀。

      值得注意的是,媽祖信仰在各地區的傳播與發展,經歷了一個因民眾需要而不斷對自身進行充實改造的過程。信仰的發生和傳播須是社會和人群選擇的結果,它應一定區域內人群的精神需求而生。這也是人類主動塑造自身文化的結果。以媽祖文化在北方天津的傳播為例。民眾出于不同的心理需要賦予了媽祖多種職能,并在其神靈譜系中加入了不少本地的神靈。而當地政府組織的祭祀天后的慶典也帶有濃重的北方風味。媽祖因而由單純的航海保護神改造為萬能的地方神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媽祖信仰在傳播過程中的本地塑造。再看東南亞地區的媽祖文化傳播盛況。在新加坡天福宮,媽祖是正殿的主神,而后殿則供奉著各路民間神明,有觀世音菩薩、關圣帝君、城隍爺和伽藍菩薩等。在東南亞,媽祖與中國本土神靈、當地神靈同時被供奉,形成當地特有的習俗風貌。究其原因,一方面,媽祖作為海上護航女神,是漂泊到異鄉的華人的精神支柱,供奉媽祖、感戴其恩德,成為異域華人的祖傳習俗。 另一方面,在異國他鄉的華人,想要立足并出人頭地,存在經濟、社會和文化上諸多困難。由此產生對各路神靈的尋求精神慰藉的心理。媽祖信俗的包容性也適應了華人群體信仰的多元化。不同地區根據環境和現實需要,把媽祖信仰的功能擴大到求財、治病、求子、求姻緣的范圍。而媽祖宮廟也衍生出華僑聯絡感情、商討事務等社會管理功能。

      媽祖文化發源于海洋文化,在橫向和縱向傳播過程中,既能與農耕文化協調融合,也能與海外文化和諧共存。正是媽祖信仰本身的開放性,使得這種信仰在中國各地乃至世界贏得了人數眾多的受眾,通過對神明的改造完成了與當地民眾的融合。媽祖文化傳播的地理學意義表現為以莆田湄洲媽祖信仰為中心,吸收、接納來自不同地區的習俗文化和多元文明中的積極因素,而又以自身為中心將其予以融會貫通,再傳遞給東亞、東南亞、南亞一帶。在這一過程中,媽祖文化完成了本土化的進程,而又將這樣適應本土的民俗文化傳入周邊國家。這就形成了一個基于地理空間的媽祖文化共同體和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共生共融的多元復合文化的命運共同體。媽祖信俗能扎根融合于當地社會,既體現了媽祖文化的開放,也體現了當地社會對華人民俗文化的包容。它是全球史上較為理想的跨文化傳播案例,也可以視為中國文化自信與創新的樣本。由于各種文化長期處于彼此往來、交融、浸染的狀態,新的在地文化和全球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得以逐漸生成與展開。圍繞湄洲為中心所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媽祖文化共同體,是個極為松散又各有區域化特色的人類情感維系圈,其“立德、行善、大愛、和平” 的核心信仰元素一直保持不變。對于這一文化共同體來說,文化話語權具有重要意義,其傳統融入現代的再生能力和轉化能力不可忽視。

      隨著消費社會的來臨,文化、藝術成為消費的對象,特定文化成為空間生產的媒介,推動空間生產的進程。消費社會中人們對商品符號價值的追求已經取代對物質使用價值的需求,在當代消費文化支配下,空間不再僅僅是承載消費活動的場所,其本身成為一種能夠滿足人們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商品,空間自身的消費已成為消費社會的突出現象。因此,重新建構媽祖文化空間,促進空間消費的轉型,使傳統與現代融合,強化文化的再生能力和轉化能力在當下尤為迫切。

      文化借由不斷的“再生產”以維持自身的平衡。媽祖文化作為傳承千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宏偉的祖廟建筑、圣潔的媽祖神像,隆重的媽祖祭典都是它的文化形態。媽祖服媽祖髻的日常穿戴、媽祖信眾虔誠的日常膜拜都成為當地的文化景觀,它們與媽祖面、媽祖糕等飲食文化構成了湄洲參與空間生產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與媽祖文化有關的祭祀、慶典成為游客眼中的風景。媽祖信眾來朝圣,其行為本質上是文化的消費。對于社會來說,定義為神圣并表現價值的商品,可以提供社會凝聚力與整合力。對于個體而言,參與這些活動可以獲得生活意義,體驗穩定和歡樂的情緒。資本的助推下以媽祖文化為媒介的空間生產實踐中,媽祖存在的物質空間成為具有某種特定意義的符號商品,媽祖傳統景觀風貌呈現為一種可被直接感知的符號商品,而媽祖的祭祀活動等行為方式成為間接感知的符號商品,游客凝視的過程是符號價值展現與消費的過程。在以媽祖文化為依托的空間生產實踐過程中,通過信眾對媽祖的膜拜和游客的觀看、參與,完成了文化的再生產。媽祖傳統文化演變為空間生產過程中符號價值的要素。這些文化部分以物質商品的形式呈現,利用湄洲當地特有的地域文化制作成旅游紀念品,當游客購買了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創產品時,游客便完成了對文化的消費。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社會生活現代化的大潮中,媽祖文化與社會化大生產和外來文化的碰撞也導致其文化生態空間的改變。目前,媽祖文化研究機構在國家層面組織專家將媽祖文化的宣傳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特色相結合。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吸引青年人自愿自覺地加入到媽祖文化的學習、宣傳和改造中來,力求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文創產品設計,創造新的符合年輕一代的審美觀念的項目和活動,注入新的元素對媽祖文化進行重構,并賦予傳統文化的新功能,拓寬文化消費的內容。

      此外,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網絡空間的建構對媽祖文化的傳播和媽祖文化產品的傳遞至關重要。由于共同信仰和集體記憶,媽祖信仰群體在網絡文化上形成親近性,進而分享對文化的理解和對文化消費商品的體驗和選擇傾向。又由于信仰認同的民間性和地方性,網絡空間中的個人觀點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多元、復雜、零散和拼貼面貌。這就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把由上而下的宏大歷史書寫與由下而上的民間敘事相結合,既要注重多元復雜零散面貌的關注,又要從國家層面進行引導,因勢利導,在網絡與實體空間交錯的社會文化景觀中推動政府與民間的互動,推進媽祖文化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融合和共生的作用,以媽祖文化為引領,傳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優良傳統,以媽祖文化所提倡的開放包容的胸懷開展經貿交流。

      來源:福建日報 王美芳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1区2区3区| 亚洲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91亚洲自偷在线观看国产馆|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亚洲永久无码3D动漫一区|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