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30年,兩岸民間交流充滿了酸甜苦辣,但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值得點贊!”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紀念臺灣漁船直航湄洲朝拜媽祖30周年”懇談會上,原莆田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許培元這樣說道。此次懇談會是十一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活動的一個重頭戲,11位直航親歷者、參與者共聚一堂,激情發言,動容“憶往昔”,暢快“話未來”。
“如今,在多方的努力下,媽祖交流已經常態化,來湄洲島朝拜媽也越來越方便,在媽祖的精神紐帶下,兩岸民心相通將越來越緊密。”當年,帶領20艘漁船直航湄洲島的正是被譽為“臺灣直航先行者”的宜蘭南方澳南天宮名譽主委林源吉,在今天下午的懇談會上,他帶著當年參與直航的8名船長再次回憶起珍貴歷史片段,與兩岸媽祖信仰者暢談心靈原鄉。林源吉說,當時兩岸隔絕,嚴禁交流交往,但為了心中那份對媽祖沉甸甸的信仰,他和這些信眾們義無反顧地當了一回“先行者”。
南方澳南天宮現任主委陳正信也是當年直航親歷者之一,他透露,南方澳是個漁港,村民大多是漁民,都十分信仰媽祖。能為媽祖做事,大家都覺得很值得。“當時我們的20位直航船長在直航回臺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刑罰,但沒有一個人為此感到后悔。”陳正信說,現在每次湄洲祖廟舉行聯誼活動他們都會積極參與,并組團回來謁祖進香,他覺得很有意義。
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臺中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說,媽祖文化是凝結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是見證兩岸同宗同源,文化一脈相承的友誼使者。多年前,由于歷史的環境,使得海峽兩岸咫尺天涯。到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成為-臺灣媽祖敬仰者難以實現的夙愿。1989年由宜蘭南方澳南天宮組織20只漁船直航湄洲,完成大家魂牽夢縈的心愿,從此也開啟兩岸破冰交流的局面。“這些年,我們見證了兩岸民間交流交往越來越密切,經貿人文合作越來越深入,我們由衷地感到自豪。”
位于湄洲灣外海的烏丘鄉,與湄洲島相隔僅18海里,原屬福建省莆田縣,1949年后由臺灣當局控制,并改由金門縣“代管”至今。在今天的懇談會上,烏丘鄉原鄉長蔡元珍說,自己就出生在湄洲島,1歲時才隨父母移居烏丘鄉,至今他還有不少親人在湄洲島生活。兩岸隔絕后,親人之間也斷了往來。2002年5月,55位祖籍湄洲島的烏坵鄉親跟隨金門“太武”號客輪直航湄洲島探親訪友,圓了期盼多年的團聚之夢。現在,他經常來湄洲島探親、朝圣,但每次都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湄洲島工委書記林韶雯表示,此次懇談會圍繞臺灣漁船直航湄洲島30周年主題,回顧了30年來兩岸、湄臺媽祖文化互動交流、經貿往來的成果,總結了媽祖文化在臺灣的傳播與發展及在兩岸交流中的突出作用,就推進兩岸同胞融合發展、增進兩岸本源認同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為進一步提升媽祖文化內涵,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幸福家園建設提供了寶貴的建設性意見。下一步,湄洲島將以媽祖文化為橋梁,充分發揮優勢大膽探索,加快推進應通盡通,研究制定更多惠臺利民措施,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上奮力先行。
蘇ICP備15019575號-2
Copyright © 2006-至今 媽祖娘娘Mzn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service@mzn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