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今開幕 共推海絲建設
來源:網絡收集 編輯發布:媽祖弟子
10月21日,以“媽祖光輝、海絲風順”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在湄洲島開幕。來自海絲國家及兩岸的數萬信眾歡聚一堂,同謁媽祖,共享平安。
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經成為弘揚媽祖文化、宣傳推介莆田、兩岸文化旅游合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也成為推動新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參與海絲申遺的重要載體。今年,由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旅游局、莆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聯手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臺灣媽祖聯誼會、臺灣彰化鹿港天后宮等兩岸媽祖文化團體,辦成一次推動海絲沿線國家媽祖文化交流合作的的盛會。
今年的旅游節將持續一個多月,內容豐富,節目多樣,共設第十七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乙未年秋祭媽祖大典、兩岸信眾護駕媽祖金身巡安湄洲、央視“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員大會、媽祖文化詩歌朗誦會、“媽祖情?海絲路”旅游推介大會、海上絲綢之路書法展、郵票展、媽祖文化國際學術論壇、湄洲島“平安祈福”風鈴季等。
海絲沿線國家的交流是本次旅游節的主旋律,也是最大的亮點。經過精心籌劃,這次的媽祖文化旅游節將呈現以下特點。
海絲主題突出,同祈媽祖“護佑”
第十七屆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將吸引海絲國家地區代表、臺灣嘉賓、兩岸游客等參加(包括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海外會員120多名、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駐華機構代表,海絲國家學術界專家學者80余名,臺灣媽祖聯誼會、鹿港天后宮信眾600余名),同聚湄洲島,為海絲國家和地區發展祈福。開幕式上,中國僑聯還將授予湄洲媽祖祖廟“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稱號,將進一步以媽祖文化為紐帶推動海絲國家的融合發展。臺灣、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內外知名學者,將在媽祖文化國際學術論壇圍繞“媽祖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主題開展學術研討,為莆田市新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學術支撐。同時舉辦“媽祖情?海絲路”海上絲綢之路書法展、郵票展,其中書法展將展出中國書法家協會知名會員近年來的力作近百幅,作品涵蓋了篆書、隸書、正書、行草等多種書體,題材廣泛,風格迥異,弘揚了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郵票展展出的海內外有關“海上絲綢之路”題材的郵票1萬余枚,為大家勾勒出一幅“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圖景,助游客重走“海上絲綢之路”,感受媽祖文化魅力,以及海絲國家和地區的獨特魅力和風土人情。
兩岸同心,攜手參加媽祖金身巡安
10月21日(九月初九日)是媽祖羽化升天1028周年紀念日,湄洲媽祖祖廟與臺灣彰化鹿港天后宮攜手,開展媽祖金身繞境巡安湄洲島活動,巡安隊伍將沿襲古制,繞島一周,整個行程為期兩天。本次活動以“媽祖巡安?兩岸祈福”為主題,巡安隊伍專門設臺灣鹿港方陣,由鹿港提燈、鹿港震天鼓、鹿港千里眼順風耳、鹿港媽祖及護駕組成,與大陸的祖廟護駕團、民俗方陣、宮廟方陣、彩車、馬隊等一起巡游,進一步增進海峽兩岸同胞的文化交流。
“心連心”三進湄洲,兩岸歌手聯袂唱響央視慰問演出
10月20日下午,央視“心連心”藝術團赴湄洲島慰問演出,這是該藝術團第三次在湄洲島開展慰問演出,凸顯黨中央、國務院對湄洲島的關心,對推動兩岸合作交流的重視。今年的慰問演出突出兩岸合作主題,兩岸歌手將合唱《兩岸一家親》等歌曲,展現兩岸文化交流成果。另外,慰問演出將采取“明星與觀眾零距離互動”的辦法,盡量讓演員走到來自兩岸的群眾中去表演,實現與觀眾零距離接觸,提高演出的效果。
兩岸文旅共同發力,推動媽祖故鄉冬季旅游升溫
舉辦湄洲島“平安祈福”風鈴季,吸引海峽兩岸風鈴制造商和愛好者來島參展,利用島上冬季風大的自然氣候,舉辦以平安祈福為寓意的風鈴季,開發具有湄洲地域風情的風鈴產品,在北部區各重點節點設置風鈴,開展風鈴祈福和DIY制作活動,推動冬季旅游市場開發。舉辦“媽祖情?海絲路”旅游推介大會,邀請“兩高”沿線及海絲沿線國家重要客源地旅游行業主管部門、旅行社、媒體記者,發布冬季旅游營銷政策,推介湄洲島冬季“品晨祭、祈平安、住民宿、聽風鈴”等旅游品牌活動,與知名旅游企業、網站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展示“媽祖故鄉?工藝莆田”的獨特魅力。
媽祖,原名林默,于宋建隆元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公元960年)誕生于福建湄洲島。相傳媽祖扶危濟困,救助海難,被尊為“海上和平女神”。 媽祖文化隨著華人華僑從湄洲島傳遍了海峽兩岸、世界各地。媽祖現在全球已經有超過1萬座分廟,近3億信眾。媽祖信仰習俗于2009年9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