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沙口古戲樓

贈書儀式

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來自京津冀魯遼五地以及唐山曹妃甸本土的民俗文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在唐山曹妃甸成立。
當天上午,熱鬧的曹妃甸蠶沙口廟會上,“北方媽祖文化叢書首發式暨贈書儀式”在復建的古戲樓舉行,出席的領導和書籍作者、文化專家暢談對蠶沙口廟會和北方媽祖文化的感想,并為村民代表贈送了《地老天荒·曹妃甸民家故事集》和《談天說海話仙鄉》兩本有關蠶沙口風土人情和北方媽祖文化的書籍。
下午,專家學者們齊聚曹妃甸置業大廈,召開了主題為“對接‘一帶一路’·文化創造價值”的媽祖文化研討會。會上,“中國北方媽祖文化研究中心”宣布成立。
曹妃甸區政府黨組副書記、曹妃甸工業區黨工委副書記王雪增在研討會上致辭時指出,媽祖文化已然是曹妃甸文化名片中不可多得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多元特征中不可輕覷的一個符號,蠶沙口媽祖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將有利傳揚互助大愛的北方海洋文化精神,促進城市文明與進步,對曹妃甸這個嶄新城市的跨越崛起起到推動作用。
專家們各抒己見,對曹妃甸蠶沙口媽祖文化的發展提出了建議。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副會長、唐山市民俗協會會長郁立安表示,媽祖文化研究在我國“一帶一路”對外開放發展戰略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交往中,媽祖文化的共同話語體系、文化體系和信仰體系,是祖宗遺留下來的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我們應妥善保管和利用這份財富,為人民造福。
北京市民俗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李彩萍說:“北京人每天都會看到曹妃甸的新聞,這是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成果。我們完全同意京津冀魯遼北方五地共同成立媽祖文化研究會,這樣可以使中國北方的媽祖文化研究更上一個臺階,使以蠶沙口媽祖為代表的北方媽祖文化更具體化、更神圣,使媽祖元素滲透到全世界華人面前。”
曹妃甸本土文化學者孫武勛在研討會上建議,要把蠶沙口“打造成中國北方媽祖文化中心”。
據介紹,曹妃甸蠶沙口村先后被評為河北省民俗文化名村和河北省民俗文化調研基地,并逐漸成為展示北方漁家文化和古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存的重要平臺。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