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澄邁舉行紀念媽祖誕辰1056周年文化活動。
5月2日上午,澄邁縣金江綠地廣場彩旗獵獵,鑼鼓震天,四周人山人海。2016澄邁縣紀念媽祖誕辰1056周年文化活動在這里舉行,全縣20座媽祖廟神像聚集文化廣場,同街巡游,共同祈福國泰民安。這是澄邁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成立后,首次如此大規模的媽祖巡游活動。
媽祖文化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尊崇、信仰媽祖過程中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的總稱,是中華民族重要文化瑰寶之一。
媽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界和平女神,2009年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海南的“天后祀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3月17日,在新華社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全文中,第五十一章第三節提到“鼓勵豐富多樣的民間文化交流,發揮媽祖文化等民間文化的積極作用”,正式將媽祖文化上升為國家戰略。

澄邁舉行紀念媽祖誕辰1056周年文化活動。
據了解,澄邁縣媽祖文化傳入歷史悠久,信徒眾多,目前全縣共有媽祖廟、天后廟、天后宮和供奉媽祖神像的公廟20余座。其中橋頭鎮道僚村的龍吉天后宮,老城東水上港、下港的天后廟,2012年被授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尤其是龍吉天后宮,始建于宋朝,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2014年11月15日上午,澄邁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宣告成立,并推選了第一屆理事會領導機構。這是繼省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之后,海南省下面市縣成立的第一個媽祖文化交流協會。
為了弘揚媽祖文化,加強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深入挖掘澄邁媽祖文化底蘊,把媽祖遺留和傳承下來的物質及精神財富發揚光大,在澄邁縣文體局、縣旅游委的指導下,澄邁縣旅游協會和澄邁縣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決定舉行2016年“澄邁紀念媽祖誕辰1056周年文化活動”,邀請全縣20座媽祖廟參加,并進行祭拜及巡游活動。
祭拜活動按中華五禮中的“吉禮”儀式來進行。“吉禮”祭官分主祭官、陪祀官和觀禮人員。主祭官六人,著漢民族玄端禮服。陪祭60人,男著朱子深衣禮服,女著曲裾深衣禮服。澄邁20座媽祖廟400名信眾身穿民俗活動服裝陪祭。儀式按奠幣、獻花、敬果、獻三牲,和行三獻禮、讀祝、焚祝、飲福、受胙等程序依次進行,這在我省尚屬首次。獨具特色的祭拜活動引來數千名市民觀禮。
祭祀禮完成后,儀仗隊護駕媽祖,組成600人巡安隊伍沿街道巡游。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