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鐘鼓樓于206地震中受損,所幸并不影響運作。
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鐘鼓樓于206地震中受損,所幸并不影響運作,其鐘鼓樓已有50余年歷史,由于朝天宮為佛道合一廟宇,至今保留佛教「暮鼓晨鐘」儀式,成為特色之一,將加以維修傳承這項古老儀式。 北港朝天宮開山媽祖,是于康熙33年(1694年)樹璧和尚自中國福建迎請的湄洲祖廟7寸黑木媽祖,形成佛道合一的媽祖廟,是目前全國唯一仍有僧侶擔任住持的媽祖廟,因而保留佛教「暮鼓晨鐘」儀式。
朝天宮祭祀組長紀仁智表示,建廟初期鐘與鼓均設于廟內,后來隨著廟宇規模日漸擴大,1961年于正殿兩側增建鐘鼓樓,206地震造成鐘鼓樓石柱龜裂,所幸不影響運作,信眾還是可以聽到「暮鼓晨鐘」。
紀仁智說,「暮鼓晨鐘」主要是提醒信眾勤修行、發善念,平日晨鐘于清晨5點叩響36下,農歷初一、十五與初一、十五前1天叩響108下,聲息不斷,幫助眾生洗凈無明煩惱。暮鼓則是農歷初一、十五與初一、十五前1天,于下午4點30分擊鳴,象徵「四大皆空」。
紀仁智指出,早年「暮鼓晨鐘」由僧侶負責,后來僧侶人數日減,改由廟方工作人員負責,每天清晨叩響晨鐘時,都有一群虔誠信眾來到廟內,隨著鐘聲參拜媽祖。
本文源于互聯網或媽祖弟子編輯整理發布,本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刪除!